中沙刺绣文化交流与共创活动在苏州隆重启幕
2025-06-20 17:55

6月19日下午,“中沙刺绣文化交流与共创活动”开营仪式在中国刺绣艺术馆成功举行。作为“2025中沙文化年”的重要项目,本次活动是沙特文化部遗产委员会首次组织艺术家代表团访华进行艺术交流,开创了中沙两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深度合作的新篇章。苏州市副市长季晶、沙特文化部遗产委员会首席执行官贾西尔·阿尔·赫比什博士(视频连线)及双方艺术家代表共同出席。

 

以针为笔 绘写对话新里程

下午16时30分,开营仪式正式启动。苏州市副市长季晶致欢迎辞时强调,此次活动以刺绣为纽带,让苏州“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这张世界级名片更加闪亮,更是落实中沙两国深化文化交流共识的具体行动。她更提出未来的期望:“苏州期待与沙特伙伴并肩,共同打造非遗数字保护联合实验室、青年人才国际孵化中心、中沙手工艺产业链合作平台,让苏绣的千丝万线,织就中沙战略伙伴关系更加紧密绚烂的文化经纬。”沙特文化部遗产委员会首席执行官贾西尔·阿尔·赫比什博士通过视频连线表达了对苏州热情接待的感谢。他表示:“这是沙特艺术家首次开启中国非遗探索之旅,意义非凡。刺绣是跨文化的情感表达语言,期待本次共创为沙中文化艺术合作开辟新天地。”

仪式最后,苏绣非遗大师卢福英与沙特艺术家代表共同执起象征合作的金针,完成庄重的“起针”仪式。现场首次发布了两国艺术家未来十二天将携手创作的刺绣作品设计底稿,这组作品取名为《四象·双源》,以苏绣的灵动笔触与沙特图腾的理性秩序,共绘一场东西文明的针线对话。四幅刺绣作品不仅承载传统的纹样美学,更是一场跨越语言的文化共鸣。

开营仪式前,一场生动的文化交流已悄然展开。沙特艺术家们在苏州绣娘们的指导下,首次亲身体验苏绣技艺,感受着东方指尖艺术的精妙。沙特艺术家们也带来了自己的艺术作品,分享沙特刺绣品与编织品中的奇思妙想。

 

非遗赋能,夯实人文新纽带

未来十二天,沙特艺术家们将在卢福英老师的指导下,在刺绣工坊内朝夕相处,以针线为媒,完成此次中沙刺绣共创作品。据悉,沙特文化部遗产委员会代表团和沙特艺术家在苏期间,还将考察其他苏州非遗项目。这标志着中沙文化合作拓展至更深层次的非遗传承与实践领域。

通过“手把手”的技艺交流和“肩并肩”的共同创作,活动为不同文明背景下的艺术家提供了深度对话、相互学习的宝贵平台,生动践行了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活动还聚焦于青年力量的培养与传承创新路径的探索,为两国非遗的当代传承与国际传播赋能。作为合作延续,今年11月,本次活动的发起方欧瑞集团还将组织苏州非遗代表团赴沙特参加“沙特国际手工艺周”,持续深化两国在非遗领域的互动。


2025年适逢中沙建交35周年,中沙关系正迎来全面合作的“黄金时代”。此次以针线为媒的深度交流与共创,不仅将诞生承载中沙文化基因的《四象·双源》艺术结晶,更在“2025中沙文化年”的宏阔背景下,将两国愿景通过这一针一线转化为生动的民间实践,为两国人民架设起一座跨越山海、直抵心灵的文明互鉴之桥。

当江南丝线邂逅阿拉伯纹样,当中沙艺术家并肩于非遗工坊,共同绣就的《四象·双源》将成为这一宏大合作的鲜活见证,也必将激励更多国家与地区携手,在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中,共绘文明互鉴、和谐共生的崭新图景。